第28章 桑干河天空上的太阳(2/5)
首先,是机遇与挑战。我们考察了丁玲博物馆后,我在反复思考,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太阳,到底是什么含义?
桑干河,有几个含义,其一:生长桑葚的桑树,到此不在生长;其二:等到桑树长桑葚时,河水就干了;其三:唐朝之前,有个城,叫桑干城,三国时期曹彰曾经征伐桑干城,后来由于河水泛滥,淹没了桑干城,为了纪念这个城,从此河名叫桑干河。
桑干河流域是晋冀交界人类文明的摇篮,孕育了以阳原泥河湾文化为代表的古代文明。桑干河,古称漯水,溹涫水。上源为山西省的源子河与恢河,一般以恢河为正源,两河于朔州附近汇合后称桑干河。在河北省怀来县朱官屯与夹河村之间汇洋河后,经官厅水库后,始为永定河。长506千米,流域面积2.39万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黄水河、御河、浑河、壶流河等。
1936年11月,丁玲到达陕北保安,是第一个到延安的文人。丁玲的到来,给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原本力量薄弱的文艺运动增添了新鲜的血液。
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丁玲苦思冥想:如何在文艺创作中体现为工农兵服务的宗旨。恰巧这时胡乔木来了,转达了毛泽东的意见。毛泽东说:“你去工农兵中去吧!可以多写些通讯报道,多写些短文章。”
1944年,丁玲利用一切机会深入到解放区农民和战士的生活中去,她连续写下一系列散文特写。1948年6月,《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脱稿问世,这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土改运动的长篇小说。
原来,是在课文中学习,这次是在桑干河实地考察,我从丁玲博物馆回来,来到桑干河岸边,这里正在修理河道,准备蓄水,我这个时候,感悟到:桑干河,就是黄河流域的一个分支,没有特殊之处,特殊在于太阳的能量赋予。
是丁玲带来了毛泽东思想,带来了共产党的政策的宣传,他们就是太阳,他们就是那红色的太阳,从此,这里改天换地。
我站在桑干河岸边,望着那施工现场的滚滚征尘,想到了黄帝城,这里是一个吉祥地。
回到县城,张女士说,纪老师,听说你想买房子,这里的县政府那个地方有现房,县政府拆迁后,正在销售,听说不多了,你看看可以不?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