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崇祯撤回蓟州,不走了!(1/5)
崇祯带着李明睿、李若琏、方正化、徐缺、刘涛,以及抓到的三个建奴,赶回蓟州城的时候,已是日上三竿。
清晨的阳光洒下,蓟州城高高的城楼和城门,熠熠生辉,威武雄壮。
透过阳光,斑驳的城墙,无时不在告诉着世人,这里曾经经历的刀兵灾祸。
这蓟州城,自古不太平!
朝阳下,蓟州城三门大开、吊桥放下,络绎不绝的百姓们,扶老携幼,匆匆忙忙,源源不断,涌入蓟州城。
不管是小推车,还是独轮车,亦或是牛车、马车,都装得满满当当。
这一路慌张,既是逃命,也是整村整族的大搬家。
只有,个别无忧无虑的相识小孩,还兴奋地跑前跑后、追逐嬉闹,一副无忧无虑的样子。
两年前建奴鞑子的弯刀,他们或许还记不得,他们或许早已忘记。
他们,还以为是要进城赶大集,心里想的,都是驴打滚软糯香甜和冰糖葫芦酸酸甜甜。
不过,这难得的欢乐,也是大人们不辞辛劳的希望所在。
蓟州城的街道,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确实是赶大集的样子。
只是,特别奇怪,街道边的商家们,却不约而同地关门闭户。
大门紧闭,一家都不营业,一家都不卖东西。
商人的嗅觉,向来是最灵敏的。
春江水暖鸭先知,物价暴涨商先知。
蓟州总兵姜应魁一接到崇祯的圣旨军令,立马就发出通告,蓟州城三门,所有人,只许进,不许出。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