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赵清虚(1/5)
当真是可笑!
看到这些纸人的同时,李衍恍然大悟,只觉荒谬又讽刺!
什么服食“蟠桃”便能返老还童…
根本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
这是“阴身债”的把戏!
玄门中所言的“阴身债”,是指亡魂因生前未了之愿。
或许是情感纠葛、承诺失信,或许是杀戮罪业、欺瞒行径,抑或因中断祭祀、亵渎神灵而欠下的阴间债务,这些都会令魂魄滞留于阴阳夹缝,难以安息,从而形成对生者气运的侵扰。
这东西,王道玄曾向他详述。
但更多时候,它不过是人心的映射。
未能在父母膝前尽孝、因某事亏欠友人、无意中伤及旁人……
那些难解的心结与愧疚,日夜啃噬着人心。
凡尘俗世,谁能没有抱憾与心结?
有人能放下,有人却深陷其中,自以为背负了“阴债”。
心结还需心药解。
道行深厚的玄门中人,或许会借法事安抚人心。
但更多的江湖术士,则以此为敛财之途。
然而,某些时候,“阴债”却非虚妄。
“蟠桃会”那掠夺童子先天之炁的邪术,代价便是这真实的“阴身债”!
一枚蟠桃,虽得片刻青春回驻,却已断送许多幼小性命。
这本就是违逆天道的禁法,岂能没有恶报?
秦皇汉武尚且功败垂成,何况凡俗。
服食“蟠桃”后,脏腑内便会长出“人面疮”,痛楚锥心蚀骨。
唯有用福寿膏麻痹,方能稍缓。
更可怕的,是因此而欠下的“阴身债”。
施术的建木妖人自然不会承担,便将后果转嫁。
这些权贵即便身死,魂魄也得缚于此地,受尽折磨,承受着孩童冤魂的撕咬。
他们背后张贴的黄表纸,便是“寄名贴”。
如同寄名于荒野淫祠的俗子,名为求庇佑,实为将自身魂魄与香火供奉给邪神。
而这些权贵“寄名”的代价,便是死后亦不得解脱,永世沉沦!
李衍能“听”到纸人体内传来的悲鸣。
那惨烈哀嚎,甚至比孩子们更为凄厉绝望。
见此情景,一股混杂着愤怒与凛冽杀意的怒火,瞬间在李衍胸膛中炸开。
虽说他早知邪术凶戾,可亲眼目睹这炼狱景象,那赤裸裸的残酷与扭曲,仍让他难以接受。
与此同时,前方的兔儿爷神驾,也遽然停下。
朱红色的轿帘无风自起。
那身着金锁甲、头戴虎皮帽的白胖身影,缓缓飘出轿门。
两颗长耳兀自轻颤,威严的仪态里,透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有些诡谲的喜庆。
“叮铃啷啷……”
兔儿爷自怀中取出一串青瓷铃铛,步履蹒跚,徐徐摇动。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