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为自己而战(2/5)
老太太连连点头,她又嘱咐儿子几句,谭七都老实听着,随后扶着老娘休息,他这才出来,此刻其他村民也陆续出来,有的人家来的是当家的男人,有的则是父子兄弟都来,还有把妻子母亲也请来的,更有不少十三四岁的半大小子。
总计超过一百五十人,都到了他们刚刚住了五天的打谷场,坐在简陋的棚子下面,面面相觑,谁人都是一股劫后余生的庆幸。
“活着真好!”
一位五六十岁的老人,抚摸着柳树粗糙的外皮,低声感叹。
这人叫庞青,早些年,他靠着把乡亲们的土产,贩运到县城赚钱养家。直到几年前,年纪大了,路上又不太平,这才住在家里,不出去了。
“原来还琢磨着咱们村子僻静,我也没有几年好活,混完这辈子,来生托生什么,也别托生人……可谁知道,人家连这辈子都不让你好好过完,哎!”
老人悲伤的哀叹,再度引起了乡亲们的感慨。
此刻朱颐垣正好赶来,在他身后,老娘也跟着来了。
过去面对这一家子,村民是不敢往前凑的,基本上处于两个平行时空,各过各的。可这一次他们出现,村民不停打招呼,脸上都是善意的笑容。
刘保更是主动上前,拉着朱颐垣坐在了中间,谭七爷,老人庞青,还有几个村子里有头有脸的,也都凑了过来。
“朱公子,你不是要说一件大事吗,给乡亲们讲讲吧,大家伙都听你的。”刘保感叹道。
谭七笑道:“公子爷,说吧,乡亲们都是从鬼门关转了一圈,死里逃生,接下来该怎么办,谁也不知道。”
面对乡亲们希冀的目光,朱颐垣道:“让我说,这第一条,就是大家伙不能盲从任何人。比如说这一次能顺利杀进张家,就是刘保的功劳,他率先提议,七爷带头杀进去,他们的作用都比我重要得多。这就说明一件事,咱们这些人,把心往一块想,力气往一块使,是可以干成事情,争取活路的。所以我想说,这第一条,就是要自信,要相信咱们的力量,相信大家伙的脑力。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咱们有这么多人,不可能走投无路。”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