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两种选择(2/5)
我的第一个方案,就是我许久以来一直盘算好的策略部署。既然历史上关羽可以水淹七军,将曹仁紧紧包围在樊城,那么此次战役的关键无疑就是与东吴方面的作战了。因为假如不是后方被端掉,就算是徐晃到后胜了关羽一阵,也不至于让关羽进退失据,无心恋战的向南郡撤退,最落得个陷入绝地的下场。
东吴对占领荆州全境可以说是昼思夜想,要想防止他们在对其有利的态势下偷袭荆州几乎可以说是不可能的。这从我之前去鲁肃那里见到吕蒙的表现就可以完全断定。当我对鲁肃说他要一年之内不动刀兵时,吕蒙那气愤的样子可是一点假都不是做的,也就是说在我去见鲁肃之前,东吴很可能打算或者已经暗中和曹操达成联手,所以我不让鲁肃出兵才会激起吕蒙那么大的反应。
关于如何对付东吴偷袭的问题,我之前的想法是,假如我手上有一支兵,不用太多,哪怕只有万余人马,我完全就可以率军隐藏在吕蒙打算白衣渡江的线路上,一旦他行动起来,我就给他当头一棒,干掉他的先锋,他必然就是惊慌失措,不能妄动。然后我再将东吴偷袭的消息传给关羽,铁证之下,他就只能回军,这样荆州便安全了。
当然,我之前那么长时间的计划和兵棋推演并不会只有这么简单。因为伏击吴军这方法虽然不错,但却也有很多难以克服的困难。首先,东吴垂涎荆州已久,在取走三郡之后必定往南郡这边派出了不少探子,上万军马可不是小数目,如果我领着这么多人沿江埋伏被东吴知晓,就丧失了伏击和出其不意的意义,并且以关羽的性子,要是久攻樊城不下,必定会想方设法的增兵,也就是说,就算我率兵沿江埋伏能暂时镇住东吴的野心,可一旦关羽攻打樊城兵力不足要我领兵增援到樊城听调,那早晚还是会被东吴等到机会,让历史重演。
所以除了到江边阻止东吴白衣渡江外,万一关羽非要掉走我手上的军力,我的想法便是先取得南郡的控制权!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