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七十八章 缜密的绘画能成功吗?(3/5)
张光明继续动员群众们采纳他的建议,就又说:“但是,人家也是无偿地奉献出了他们住房的土地了呀!
再说了,他们要是搬过来的话,那咱们的村庄,不就能够大搞基础设施建设了吗?
这也不用占耕地了呀?
同时也会繁荣我们村的消费市场。
还有就是他们的土地良田,也就归我们村统一调配了不是吗?
可以扩大农业育种基地的种植面积了,光说卖种子这一样吧?
就不会拖累我们呀!
再说了,他们这些村子,他们大部分的青壮年的劳动力,都去城市打工了。
他们村村都有很多的留守儿童和老人,他们是多么的无助啊?
有些家庭的老人都七八十以上的耄耋老翁和老太太,还得照顾小孙子,孙女,或者是照顾重孙子,重孙女。
有几个儿童,不是背着爷爷奶奶,哭天抹泪的思念父母呀?
你们看啊?
这小孩儿不能和父母团圆,老人不能安度晚年。
他们的村子这要是加入到我们村以后呀?
不就可以解决他们的这些人的所有难题了嘛。
我们村呢?
也就可以扩大生产规模。
让出去打工的人们,就可以直接来我们村子里的工厂干。
这样一切问题不都迎刃而解了嘛?
你们说中不?”
张光明帮村民这么一分析其中的权衡利弊,大家紧锁的眉头开始舒展开来。
群众们纷纷议论了一番,又讨论了一番。但大家都很慎重,一时不敢下结论。
继续阅读
凡是群众支持的事儿,张光明才会放手去大干的。
他单等大家都同意了他的建议后,他就准备立刻写出申请书,交到了县里去……
因为上级的领导还要进行研究,实地考察,走访群众们的意见,最后才能做出决定。
张光明这次开群众大会又语重心长地说:“ 你们想想老李和老邱,俩人为啥对咱们村的农业发展这么重视呀?
两位领导咋不让别的村庄去成立万人村呢?
因为他们村根本就带动不了大家,发家致富呀。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