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 来自部长的考核(2/5)
样品就在二重厂里面。
二重的建立,也是属于三线建设产业,给落户在蓉城的132厂,大巴山里面的航天062基地进行配套,国内所有机型,不管民用还是军用,都有他们提供的锻件;国内的很多重型火炮核心零部件,也是由二重提供。
西南最大的重型设备制造基地,给谢凯的感觉,就是一切都大,除了人很渺小。
数米高的重型设备,比比皆是。
回转卡盘比人还高的重型卧车;十多米高的落地镗床;几十米长的重型镗铣床等设备,都让谢凯的内心感觉到震撼。
“我一直以为,咱们红旗机械厂的61125重型卧车跟最大加工直径达到2.5米的立式车床就已经是全国顶级重型设备了!”谢凯的感慨,是发自内心的。
“在咱们这里,都不算啥。毕竟很多的大型锻件我们都需要提供加工。这是几十年积累起来的家底,国内只要生产出来的设备,我们这里都能找到。”一名陪着谢凯等人参观的中年干部得意地说道。
作为二重的人,在这方面是骄傲的。
“人类的制造实力,实在太不可思议了。”谢凯搞了很多年的技术,从来没有进入如此一家全部都是重型设备的单位。
在网上能看到照片,甚至有人在设备旁边对比,可那一点都没有直接站在这些设备前面更让人震撼的。
“确实,国外不少国家,重型设备,比我们这还大,还先进。特别是苏联,他们的这种加工能力,美国跟西方国家都赶不上!”陪同几人的副厂长江峰有些羡慕地说道。“就说重型卧车吧,苏联的最大加工直径可以达到3米,长度20米,可以加工重量260吨的重型零部件……”
“以后我们国家也会有的。”谢凯说道。
作为过来人,谢凯清楚,三十年之后的中国工业制造有多恐怖。
基建狂魔的称呼,这绝对不是浪得虚名的。
“肯定会有的,不过目前6.5万吨的大压机,只是开始。”郑宇成嘿嘿地笑着。
谢凯看着他,摇了摇头。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