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五十一节 生于忧患(2/5)
前世中网络上不是也有无数北漂进城以及逃离北上广的传奇故事么?其实那都是自我定位和选择的艰难挣扎罢了。
“明市长,这也是客观现实决定的,所以我们要想抵消这种不利因素,那么久需要多策并举来克服,比如你们其实已经在采取的,多和一些教育和科研机构合作,通过利益的结合绑定来实现,再比如着力培育自身的研发团队,嗯,或者说如果我们东峡的条件不具备留下这些人才,是否可以将我们企业的研发部门设在宛州,如果宛州不具备,那汉都呢?燕京呢?”
沙正阳语气不太客气,但是态度却很积极。
“我在想,或许小的企业或许有些难度,但是汉东制药这方面应该完全没问题吧?宛州制药也一样如此,企业各方面看上去都风光无限,广告营销做得很不错,这对企业的业绩肯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我搞过企业也理解明白,但是一个企业的核心是什么,特别是药企,新技术新成果,这才是企业生存根本,为什么就不愿意在这方面加大投入呢?”
明永昌和韩青松都有些尴尬,沙正阳的话肯定是有所指,汉东制药作为全省数一数二的大型药企,宛州制药厂也是在全省排得上号的大型药企,还有宛州二药,规模效益一样都不差,这几年,几家药企在电视报纸上广告不断,厂长座驾都是大奔,可是在新产品的研发上却没有多少拿的出来的东西,也难怪沙正阳话语里有些不满意。
旁边坐着的县长高永能和县委办主任曲晓伟也没想到沙正阳语言这么犀利,都忍不住面面相觑。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