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六十七节 不三不四的人(2/5)
“沙主任,你是说这些企业搬迁到市里之后的如何生存么?”贝一河敏锐的觉察到了沙正阳话语的含义,“你不看好这些军工企业军转民的前景?”
“也不是不看好,中央肯定会给一些政策扶持,包括订货,但是企业走市场化道路这是大趋势,未来国防军工产品对科技含量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不会因为你是原来一个体系出来的就太偏向于你,而且我也认为单单抱国防军工产品的大腿难以维系长久。”
沙正阳毫不隐晦自己的观点。
“中央让你军转民其实也就看到了这个问题,你就得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民用市场上,从机制到产品导向甚至营销,都得要彻底市场化,在市场经济中去赢得生存,才是长久之道。”
贝一河略微有些吃惊,显然对沙正阳有些“偏激”的观点还有点儿不能接受,对方话里话外流露出的意思都有些不太乐观的味道。
“可是军转民也需要也给过程,毕竟这些企业那家都是上千职工,多则五六千,最少也有一千多职工,随便哪家企业要想马上转变机制,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贝一河皱着眉头道。
“所以这个任务更紧迫,就是要借着搬迁这个契机同时对企业机制进行转换,否则错失这个机会,以后再要来转型,难度会更大,付出代价也会更大。”沙正阳道:“他们搬迁过来,市里会把他们办的社会那一块全部接过来,减轻他们的负担,让他们轻装上阵,市里在这一块上也会承受不小的负担和压力,他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
“这的确是一个契机,但是关键还是在企业自身,其能不能迅速融入到市场经济中去,是决定企业能否顺利转型和生存的关键。”贝一河点头,“而关键的关键,还是企业领导班子核心是否具有市场化理念和前瞻的思维,这一点很重要。”
沙正阳很赞同贝一河的观点,还是班子核心的问题,但这不是他能解决的,他顶多也就能建议。
“嗯,说远了,贝老师,不瞒你说,我……”沙正阳刚开口,就被门外的一个声音打断:“贝一河,你在不在?”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