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三十节 奇招迭出(3/5)
鉴于不可能每个部门的内设机构都派人在那里,也就意味着需要大大简化每个部门的内批程序,再说直白一点,那就是要放开一些权力约束,而这恰恰是最难的。
捏在手里的权力要丢开,这何其难?想想前世中每一次所谓的改革,废弃不少的审批程序,都会引来官僚机构的强烈反弹,哪怕是从上至下的顶层设计,都一样会遭到强烈反对。
当然人家的反对也会以各种所谓的防范风险、保证安全、程序合法等诸如此类的理由来堂而皇之的提出来,但实际上大家都明白,其实就是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力。
林春鸣和明永昌对这些东西心知肚明,沙正阳稍微一解释,他们就明白这其中隐藏的巨大“风险”,这是要触犯太多人的利益。
精简程序说起来容易,但都涉及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恐怕会遭到来自每个单位的抵制,阳奉阴违,以各种理由来推诿,恐怕立即就会上演。
沙正阳同样意识得到这一点,单靠宛州一地想这样搞,肯定难度极大,但是他觉得起码应该要推进这样的试点,哪怕能做一点儿也是好的。
当宛州前进了一步,而其他地方却原地不动,那么也就意味着宛州的投资环境可能就要比其他地方更强几分,而日积月累,这种差距就会逐渐体现出来。
而且沙正阳也认为,只要踏出了第一步,也就意味着破了冰,。
日后政府政研室也好,法制办也好,以及各部门自身也好,就可以不断的就这些审批程序就行研究和优化,不断削减压缩很多不必要的程序,达到进一步精简的目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