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十二节 压力,决心(4/5)
林春鸣没有掩饰自己的担心。
“宛州这几年的情况不太好,班子内部也有些七拱八翘,这很大程度制约了宛州经济的发展。我查看过,宛州从1987年以来,经济增速一直排名在全省中下游,在产业培育上也是毫无特色,无论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林春鸣也显然意识到了自己这个市委I书记不好当,估计昨天也是应该大致了解了一下宛州的情况,感受到了压力巨大。
“宛州人口基数太大了,尤其是农业人口,是全国少数几个户籍人口破千万的普通地级市,但是单单从中心城区的人口来看,连百分之十都不到,这说明宛州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都极其落后,大量劳动力不是留在农村中无所事事,就是前往沿海地区和大城市成为外区域的廉价劳动力,这种情形对中西部地区的长远发展尤为不利。”
沙正阳一针见血,饶是林春鸣早已经对沙正阳层出不穷的新颖观点言论见惯不惊了,但是还是有些震动,因为这个观点显然不是一下子就能拿得出来的,而是分析了宛州的现状提出的观点。
其实这是林春鸣高估了沙正阳,这种论点看法在二十年后在网上随处可见,但在这个时候出现在林春鸣面前,就显得有些深刻精辟了。
“说来说去,还是宛州的工业发展太慢了。”林春鸣眉目中跳跃着一股子精悍气息,压力很大,但是他那种温和下的坚韧劲头却更是凸显。
“宛州必须要发展工业经济,这一块上,宛州可以有所作为,需要在一些面上点上尽快实现突破。”
沙正阳能够感受到林春鸣的那股子不服输的气势,这是当一地主官的最基本素质,如果畏难怕苦,遇到一些困难麻烦就想要绕道或者打退堂鼓,那么这个主要领导就是不合格的。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说的就是这股子精神气势,没有这股子精神气势,那就别想干出成绩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