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蹋顿缓兵计,乌延入车阵(1/5)
五原这个古地名源于夏朝。相传四千多年前天下洪水泛滥,大禹采取疏导之法,根治洪水,待水势减退后,在高埠处首先出现了若干个丘状原所,其中有五个较大的原所,人们在原所之上辟田、造屋、繁衍、生息、耕作。五原称谓遂由此而来。
战国以前,五原地区是北方少数民族繁衍生息的场所之一,后来赵武灵王置云中郡。九原是云中郡的一个属县,五原为九原的西部地区。
自此之后几百年,当汉族朝廷强盛时,此地便为汉族所有,当汉族大乱时,又被匈奴占据。
汉武帝时,为了彻底解除匈奴的威胁,派卫青反击匈奴,将匈奴赶往漠北。由于九原郡是匈奴南下的要冲,为了加强防御,将九原郡一分为二,东部地区改名五原郡,西部地区改称朔方郡。五原郡治为九原县。
西汉之后,匈奴分裂,北匈奴西迁,南匈奴则内附,被安置在朔方郡,而五原则被鲜卑占据。
后来王嵩灭了中部鲜卑,因为(其实是借口)并州人口太少,五原又不太适合耕种,便没有对此地进行管理,几年之后,便又被乌桓人所渗透占据。
高顺率六万大军来到五原城外十里下寨,蹋顿并没有前来进攻,反而将全部兵力收缩到五原城内,目的是想用拖延时间来消耗高顺的粮草,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蹋顿还派出苏仆延为使者,向高顺假意求和。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