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九章 大明走向新时代(2/5)
在时代商行的带领下,在朱棣的默许下,民间经济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姿态,加上应天、顺天两座扶摇会馆的人才支持,各行各业的进步大家有目共睹。
远的不提,就说时代商行之前成立的“电力商行”中,有位来自西洋的人才就在今年通过长久的实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改进了灯泡,发光灯丝不再采用蒸馏过的竹子,而是用一种加入了特殊材料的金属材质。
用得更久,光也更亮。
当然,还需要再改进优良。
不过仅这一项手笔,时代商行又得大赚一笔。
而随着医疗改革司的举措,大明的人口在这一两年已经呈现井喷,新生儿存活率大增,成人因为伤寒等疾病暴毙的比例也大幅度下降。
一个国家国库虽然空虚,但它的人口数巨大,民间有钱,这样的国家不富裕?
藏富于民!
何况大明如今力发展火器,打仗也丝毫不惧。
所以这样的大明,要治理比大唐大汉更为宽广的疆域,并不是难事,只要能度过各种阵痛,姚广孝确信,大明会如黄昏说的那般,在数百年之间,都会是这片天空下的日不落王朝。
张定边其实也了解大明的进化,还是有点担心,“你方才示意黄昏,可以把纪纲弄出大明疆域去,这点我赞同,毕竟现在确实缺乏人手,但黄昏似乎并不苟同,况且汉王和赵王,这两位若是离开京畿,中央政权对他们的管束、制约影响力不够的话,岂非变成又一个靖难。”
姚广孝笑道:“纪纲么,黄昏大概是必杀他才能安心,至于那两位……不要小看陛下,汉王和赵王若是离开京畿,去交趾、八百大甸各掌一方的话,陛下肯定会强化军政分离的措施,也就是说,汉王和赵王有政事自治、自决之权,但绝对不能干涉军队,而地方军权依然被中央集权制管辖着的话,汉王和赵王折腾不起浪花来,当然,还有个问题,就是距离太远导致信息的延迟,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黄昏继续为大明奋斗,想必黄昏也会这么做的。”
张定边沉默了。
许久,才叹道:“总感觉这大明天下,是被黄昏和永乐陛下两个人拖着向前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