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一章 冬 (上)(2/5)
讲武堂是皇家武学院仿照后世的礼堂。新建的讲堂,水泥混凝土结构,最多可以容纳两千余人。有原始的扩音设备,可供武学院上大课之用。
陈恪把这些人集中在一起,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避免回答重复的问题。事实上,他每天翻来覆去回答的,差不多就是那么十几个问题。
诸如‘你说格物穷理,那么把圣人放在哪里?难道我们只需要格物,就不需要再学习圣人了么?’
陈恪的回答是:“当然不是,没有圣人指引,你如何去格物?内修己身。外穷物理,皆需要遵从圣人的教诲!”
又有人问:‘你说‘万物之界为实在,分门别类穷其理者,皆可入道’。难道我研究草木也能入道?’
“理有万千,但道只有一个。”陈恪道:“道蕴含在万物万理之中。所以每个理中,都蕴藏着道的一部分。按说应当穷万物之理,方可得道。但人有智慧,可以总结归纳、可以举一反三。所以你只要能穷究一门一类之理,便可得道。”
“那么都分哪几类呢?”
“太多了,比如说哲学、文学、武学、佛学、道学、史学、医学、农学、工学、算学、占卜学、天文学、地理学、军事学、动物学、植物学……”
“难道农民也可得道?”这可是士大夫们让不爽的。他们需要优越感。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