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兄弟够义气(中)(2/5)
“能!”宋万给个准信。“而且现在价格更便宜了。”
“几年前,兄弟家中在汴河边还有几十亩闲田,日子不温不火。可是有一日,官府来索要土地契约。可是这几十亩地都是祖上所传,辗转转让早就拿不出田契了。藲夿尛裞網
没有田契,官府便要兄弟出钱填补赋租。可是兄弟哪有这个钱?没奈何,只能弃了地,独自一人到汴河上讨生活。几年时间,病死了老娘,便更无牵无挂了。
后来才知道,原来这是宫里的杨戬定的法令,以方便敛财。兄弟开始还怨道祖上没能保存好契约,哪知道在汴河上做工之后,竟然发现许多人与兄弟一样,有的甚至更惨是有田契的。”
王伦已经暂忘了买地之事,忍不住动问道:“有田契,官府也要索租吗?”
“肯定不能啊,但是官府有的是办法!政和年初,有个叫杜公才的胥吏向杨戬献计,制定法令求取老百姓的田契,从甲到乙,从乙到丙,辗转追究,直到没有证据,就推测土地的产量,增加租赋!像兄弟这样没有钱的,就只能丢了田地因为极少有人接手,便是变卖,这价钱也不高的。”
这就说明宋朝土地的变更之频繁了,往往一块地辗转到自己手里已经经手了无数人,只要中间某个环节掉链子,官府便要求增税买田。这个索要田契的机构,号为“西城所”。杜公才这个建议让杨戬发了一笔横财,也成为杨戬的一项政绩,因此其也被杨戬提拔为观察使。
这个立法,从汝州开始,慢慢地扩展到京东、京西、淮西、淮北。
“提起这个事来,真真恨得人睡不着觉,但又无可奈何!不过王兄弟要在汴河边买地,却是极好的时候,不但田地便宜,便是要雇工,价钱都是极低的,只是需要门路。”
原来这个世道真的混乱如斯!如果光看东京的光怪陆离,根本看不出外面的世界如此昏暗。王伦虽然一肚子心愿想做个大财主,却也不想发这种财这是亡国的前兆啊!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