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送回(3/5)
反倒是对边境百姓的帮扶比较看重,经常走街串巷了解民生,回来告诉周珲。
这里的书院比较简陋,玟玟以周家名义修盖了书院,还不忘捐了一些书籍笔墨给大家,这博名声的好事自然不能错过。
冬日里会带着官夫人一起舍粥,筹办做棉衣购买柴炭等事情,把这些事做好。
第三年的时候这出了举人,名次还挺靠前的。
开荒的事进展也在慢慢推进,虽然不是很快,但效果还不错。
因为商业一条街弄得好,衙门有钱了,周珲也没少带着百姓发家致富,想了不少法子,把王毅当年给大家伙盖房子的法子也稍加改动后用上了。
这次是用劳改犯盖房子,人手都是现成的,钱么可以欠着,也可以鼓励百姓去开荒,这样可以和租地的钱相互抵消。
给百姓做了不少实惠的好事,周珲的名声在这一片也是极好的。
第五年的时候,玟玟怀孕了,历时九个月产下一个儿子,母子平安。
这个孩子的到来让夫妻俩十分欣慰,也让玟玟能得一些安慰。
每次派船回家,给琢哥的东西是最多的,每年都有一堆衣服鞋子,玩具书籍等等应有尽有,甚至于连启蒙认字的卡片都都准备好了。
小儿子起名周哲,哲哥,也是安国公给选的字。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