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开炉定炎色(3/5)
因此紫砂不易带上普通陶器烧灼之后的火焦味,且不易被茶水渗透。
这样泡起茶来就不会串味,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茶叶的清香和水质的甘甜。
这小小的烧开水技巧,决定着文明的高度,也是朱厚照给弟子们上的一堂课。
“老禅师用精炭获得高温,方法很妙,然后我们就该想一想,为什么木炭比木柴燃烧温度高?”
题目出得太难,一下子冷场了。
不要紧,朱老师善于启发:“火焰是分层的,最外面的看不到,无色,中间由深红色过渡过浅黄色,内里是淡蓝色,色彩分层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氧气的浓度不一,燃烧的程度也不一样,外面最热,中间次之,焰心因为供氧不足所在燃烧不完全。”
杨慎抢了个头彩,气宗已经做过燃烧和分离氧气的实验,有这个认识也不奇怪。
有了这个答案,那么最初的答案就很明显了:“就是燃烧程度的问题,同样的氧气供输,精炭燃烧时能吸收更多氧气参与反应,因为精炭含的杂质少,而木柴有大量的杂质和水份。”
一众弟子都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
最先悟到的杨慎被朱厚照反手丢了个任务:“很好!用修深得为师真传,工春的基础课就由你来补。”
王廷相不但没笑破肚皮,反而有此郁闷,这个小师弟别不是又被杨用修抢了去。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