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劝和父子俩(5/5)
这些又不能宣诸于口,杨廷和就只能咽进肚里,冷暖自知。
这样的经筵,那真是味同嚼腊。
也许是出于一种愧疚的心态,杨廷和这一堂经筵还故意加进去了许多顾左右而言它的东西,刘瑾即便是肚子里草包,可他还是听出了些味。
于是他就打断了:“经筵,不该是引经据典的吗?怎么咱家听到了许多书上没有的东西。”
这就是刘瑾的问题了,讲经官都要用经筵来劝谏的,不加书外的话,科道御史知道了讲经官就得扒层皮。
刘瑾说出了这么外道的话,刘忠也是真的一根肠子通到底,没在意场合就给刘瑾上了一课。
他还挺恭谨的,先作了个揖:“刘公,经筵亦需释义,只要引用的东西在四书五经正义之中,也是符合规制,刘公不妨多看些经义,就知道杨待郎所讲并未脱题。”
刘忠也是好心,可这么一来就戳到了刘瑾的心肝,刘忠到底是骂他没文化,还是说他不读书?
刘瑾一肚子闷气憋在里面发作不得,心想:这个书呆子,也是个没用的货,还帮杨廷和说话,不如就将他也发到南京去,两个不识时务的书虫凑一起乐和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