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二章 五月无事(3/5)
杜如晦听到李泰的第二种解释,立刻便明白了整个事情,但杜如晦一脸可惜道,
“看起来燕王所领悟的道理,纵然想解说给我听都很费劲啊!”
李泰听到杜如晦的话语,倒想要安慰,但又觉得不合适。
不免也感觉自己的确是水平有限,想要把有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一系列知识深入浅出的讲解,自己真的做不到啊!
而杜如晦倒对李泰平静道,“至少燕王的这种理论,想来只有善待百姓才能实行吧。
圣人曾言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而燕王您的理论则是尽水之力,顺水而推舟!”
“额……正是正是!”李泰听到杜如晦这般理解,自然连连点头。
杜如晦笑了笑道,“幽州的漕运计划顺利实施,我不日便是会启程离开。”
“杜相劳苦功高,却是辛苦您了!”李泰听到杜如晦的话语,倒是连忙行礼道。
杜如晦看了一眼李泰,继续道,“另外朝廷跟高句丽达成了协议,双方都开放通商口!”
“哦?是平壤城吗?”李泰听到杜如晦的话开口询问。
“怎么可能会开放那里!”杜如晦听到李泰的话,摇头道,
“是汉代乐浪所在,乌骨江与鸭绿水的入海口。
高句丽在那里建了一座大行城,选择那里作为高句丽方的贸易地点。”
虽然所谓的大行城什么的李泰完全不清楚,但提到了鸭绿江,李泰马上便明白了。
高句丽选择了现代大概丹东的位置,作为与大唐相互交流的贸易港口。
丹东位于东北亚中心地带,是东北亚经济圈与环渤海、黄海经济圈的重要交汇点。
可以说它是国家北部相当重要的一个城市,华夏想确保对朝鲜半岛区域的影响力,那丹东的建设就不能放下,某种程度上来说,算是针对朝鲜半岛的名片城市。
只能说,高句丽选择了这么个地点作为双方开放的地点,算是展现自身诚意的一种方式。
毕竟这地方算高句丽腹地了可谓诚意十足,但同时辽东地区算是长白山脉衍生丘陵遍地,就算大唐想要通过这里进攻高句丽却也绝对不容易。
对高句丽来说,比较起几乎漫长得有些恐怖的海岸线,只守住这一个地点总归容易得多。
“燕王要不要猜一猜,我大唐的通商贸易点,开在哪里?”杜如晦道。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