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火之法则(4/5)
这些东西很可能李泰死后就会失传的,但现在有了孙思邈弄出来的这些基础理论的补充,那很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事,有了理论印证后就都讲通了,别人学了也就了解了。
而什么叫做底蕴,这就叫底蕴。
到时候就算李泰死了,甚至证道法甚至被儒家吸收了。
但这些已经有了基础原理的事物,到底是会继续的传承下去。
因为这条路已经走通了。
李世民虽并不了解孙思邈研究所谓的火之法则到底有什么意义,能给大唐带来什么好处。
但李世民也承认这是种了解世界的方式,甚至给人一种直观的知识。
这李世民的最大意义,就是大概的明白了证道法到底是什么。
只不过李世民感觉要是真走这证道法的路子,那岂不是要把三千大道全部证出来。
这又要耗费多大的力气。
要知道,今天单单是展现火之法则,便是用了冰雕、蜡烛等等的奢靡之物,甚至还需要在寒冬腊月这种天气较冷的情况下才能顺利的展现实验。
那到了夏天呢?想要再次证明所要花费的代价岂不是更大。
这世道怕也只有李泰有钱有闲,去这般的折腾吧!
李世民想到这里却有种想扶持这个学说,但却不知道应该怎么扶持的感觉。
毕竟真长时间把钱砸入这个学术中,李世民肯定没办法做到。
最终,便赐了吕才与孙思邈两人每人一百匹绢,算表达了心意。
在场众人,都觉得这所谓的证道法是奇淫巧技,就算不是奇淫巧技,这个成本也太大了。
而这种大成本的东西,基本上玩着玩着肯定就玩不下去了,倒也没有再理会了。
只是房玄龄若有所思的看着吕才与孙思邈的离开。
他自然是明白,这个证道法肯定是李泰弄出来的,也就只有李泰这般的奢侈,孙思邈才能这般的投入研究。
而晒盐法这种东西的存在就是表明这研究的价值,但房玄龄也知道,这种学说想要发展也就只有李泰这种有钱的主疯狂砸钱才行,所以发展起来肯定是困难重重。
但当套上李泰思维后,房玄龄陡然发现所谓证道法只是表象,这是李泰对付儒家的道具!
那就是以实对虚,不玩什么辩经,就是用千金砸出来的实验,去应对别人的言语。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