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武人常有竭时(2/5)
一封书信又传到刘备面前,刘备连打开的想法都没有,直接将书信置于桌案上,转首对使者一笑,露出白皙的牙齿,他先是如此问道,不待使者回话,又补充说:“如果仍不愿罢兵,还要说什么让我罢免蓟侯的言语,那就请回吧。”
使者乃是魏郡邯郸氏的弟子邯郸修,他本来神色就很紧张,听闻刘备如此态度,身躯更是微微颤抖,便弓腰用谦卑的语调说:“哈,虽然袁使君确有此意,但也知晓大将军不愿妥协,故而在信中提了个折中之策,大将军一看便知晓了。”
刘备见他声音都开始发颤,不由有些失笑,心想:“袁氏麾下到底是文士较多,没有我府中这股纠纠武人之烈,打起仗来还是我占上风”,而后他展开信件,细细趁此机会,邯郸修仔细观察刘备的神情,见他神色高密不可揣测,只有两眉微微挑动,全然看不出心中所想。
信件不长,刘备看得很快,他把信件置于案上,又扶额沉思少许,便对邯郸淳说:“现在时候不早了,我腹中空空,也该用午膳了,等用膳之后,我再给你答复。”
说罢,他招来卫兵引邯郸修出去,又命人端了几碗汤饼进来,再把徐庶荀攸等僚佐叫进帐来,令他们一起用膳,一边传阅信件。刘备吃了两口,便对众人说:“袁本初换了条件,说只要我们答应拆了易京,他便撤军解围,你们怎么看?袁本初有没有诚意?这个条件能不能答应?”
最先回答的是法正,他本不喜公孙瓒,而如今接连对峙下,自己迟迟找不到袁军大的破绽,这让他逐渐失了锐气,加之此前已经献策立功,心中的退意已不可遏制,便说:“袁本初既然如此说,肯定是做好了相应的准备,诚意肯定是有的,最少也有了退军之意。这个要求我们可以先答应下来,再让袁绍撤出部分兵卒,若他应允下来,我们也就没必要再争了。”
刘备心中却不太甘心,问说:“以孝直之见,不能乘势追打一番吗?”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