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即鹿

第十四章 修史为今鉴 考功利数得(3/5)

目录

时下民间修史之风很盛,但此类学人史家,所修之多是当代史,少有涉及前代的,搞通史这种大工程的更是一个没有。——这种大工程,本也不是个人能做的。

举朝廷之力,修撰一部通史,不是莘迩的突发奇想。

所谓以史为镜,以古鉴今,要想扭转当今之浮华风气,只重倡儒教是不足的,必须要从历史中找力量,通过总结以往历代的政治、风尚得失,让读书人中有见识的那部分从根子上意识到什么才是对,什么才是错,从而让他们主动地改变观念,这是他想要修撰通史的一个原因。

而下世间,盛行谶纬,胡人也可做天子、“五胡次序”的论说喧嚣北地。这种情况不可轻视,关系到民心向背。那么怎么应对?修撰通史,阐明华夏自古以今的法统传承是一个办法。

这是莘迩修史的第二个原因。

同时,经由这部史书,把六夷等胡部的来历追根溯源,给它讲个清清楚楚,将六夷中与华夏祖先有关的纳入华夏系统,将与华夏之前无关、现下有关的,划入次要系统,是第三个原因。

最后一个原因,是莘迩“求名”的私心了。

此书如成,后世的绝大部分人自是只会知著者之名,不会知莘迩与此相干,但眼下则不然,莘迩的身份比那位阴师等尊贵得多,书成之日,最能名声远播的,只能是他。

修史是盛事,除了从各地搜集、购买欠缺的典籍作为史料的来源需要投入以外,基本不费国家什么钱,且可趁此大大地充实、整理一下朝廷的藏书库,可谓是只有利,无有弊,当然不会有人反对。此事已於月前得以实行。

阴师等人经过热烈的讨论和争议,采纳了莘迩提供的编年体体例,已然编撰了些许出来。

编撰出来的内容,也是按照莘迩的建议,侧重点主要在政治、文化方面。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抗战之战神李云龙 我家爹娘超凶的 东宫囚宠:冷面太子强追妻 诡扯 我的佛系田园 大明之虎 带着无敌分身闯聊斋 无限之次元幻想 郡主今日仍然在作死 回到大周当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