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一章 糖(2/5)
李月辰反问道:“你觉得,要钱有何用?”
“自然是能买自己喜欢的各种器物,还能赏赐,以及……”李隆基开始缓缓细数起来。
其他人也都点点头,表示赞同,既然生意好,不就应该趁机扩大生产嘛。
然而李月辰却摇了摇头:“你们啊,还是没有将自己的思维转变过来。”
“这是何意?”李隆基问道。
“我等是皇族,皇族有皇族的责任,钱,对我等而言,不应该是追求的目标。或者说,我等挣钱,应该从整个国家的角度上去考虑。”李月辰缓缓解释道,“否则啊,便会如同隋文帝一般。”
李重润举手问道:“姑母说的可是隋文帝设置的义仓?”
“没错!”李月辰微微点头,“说起来,隋朝虽然是终结在隋炀帝手里,但这隐患,实际上是在隋文帝时期就埋下了的。”
“设置义仓,储备粮食,这做法有何不对吗?”李仙蕙问道,“而且根据记载,隋文帝向来节俭,衣裳都缝缝补补,姑母不是说,节俭乃是好事吗?”
李月辰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节俭是好事,但你要知道,隋文帝不是节俭,那是抠!”
“自己穿的衣裳缝缝补补,库房里的绫罗绸缎却多到放不下,甚至都被老鼠给蛀了……节俭不是这么个方式。”
“至于说义仓,一开始他说的是让百姓交粮,以为灾年做准备。可真正发生饥荒之时,他却并未开仓放粮……朝廷的信誉,就这么没了!”
“实际上自古以来的大多数皇帝都有这个毛病,身为皇帝,却只想自己一家一姓的利益。与其说是皇帝,不如说就是个大号的土财主。这样的人当了皇帝,却依然是土地主的思维,那这个国家注定无法长久!所以隋朝二世而亡!”
李隆范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可是姑母,那我等难道不应该注重我李氏?”
“对国家的领导者而言,私人的利益决不能放在第一位!尤其是皇帝!身为帝王,既然拥有最高的权力,那就要为国家的子民负责!所以皇帝必须为大多数人的利益而行动!”
说着,李月辰从讲桌上跳了下来:“故此,未来的皇族必须改变,不能再像之前一样,像个土财主一样的方式去经营国家。”
年纪最小的李重福有点不太明白:“改变之后,便能让国家长久吗?”
“只能说有了长久的基础,剩下的,那就看如何经营了。”李月辰回答道,“就拿隋炀帝来说,他若是不那么好大喜功,或许还能多撑几十年。”
坐在后面的李琳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这……难道不是因为杨玄感谋反吗?”
“那他为何要谋反呢?”李月辰反问一句,随后说道,“实际上,国破家亡,不能说臣子一点责任都没有,但也不能全部怪在臣子身上。”
李成器问道:“可若是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该如何?”
然而李月辰却微微笑道:“若君为明君,就算满朝奸臣,国家依然能正常运转。”
“众所周知,李靖,房玄龄,杜如晦这些人,都是我大唐的功臣。可实际上,真要往前算,这些人都属于前朝余孽。为何如此呢?”
“那便是因为太宗有用人之明,更有能力去将大唐建国初期那一片烂摊子给收拾好。日后你们也同样如此,这方面,记得回去多看看《帝范》。”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