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观海楼摘帽(2/5)
说是典型是因为它就是红帽子企业,明为集体实为私营。说它与众不同就是因为当初胡星河留着心眼,他留下了证据。
一个是与街道签署的协议,明着是签署的合作协议,实际是所有权的界定。
协议上明确了谁出资,谁出名。
第二个证据就是往企业账户里注资的银行凭证,是老太太亲自去银行存的钱,有章有签字。
第三个有当时街道上给开的证明,说明成立企业的初衷和原始资金来源,与街道的关系。里面明确说明了,企业为赵桂芝独立投资,独立经营核算,独立承担经济和法律责任,街道不参与经营,不承担经济和法律责任,只提供企业注册需要的相关手续和文件。
有这三个证据,观海楼和那些没有丝毫准备的戴帽企业就不一样了。
当初私营企业条例出来了之后,那些戴帽企业根本就没想过去摘帽子,把所有制改回来。
当时胡星河也不想太早摘帽,就是因为大环境还不允许,摘了帽子,这生意可能就真的不好做了。
现在已经到了九一年了,该摘就摘吧。
这会儿已经有这样的风声了,龚雪龚莉姐俩就心动了。当初戴着帽子做生意是好做,那会儿什么都是公对公,不戴帽子就没法做生意,现在私营企业也越来越多了,摘帽的大环境相对以前要成熟的很多,这事宜早不宜迟,越往后拖越不好办。
当她俩来到什刹海街道办事处找到王主任的时候,老王的下巴都要惊掉了。
“不是,我说二位姐姐,你俩没开玩笑吧?要重新办理营业执照?”
“是的,王主任。”龚雪乐呵呵的回答。
“王主任,你和星河可是好朋友,不会不给办吧?”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