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原形毕露(2/5)
代宗这番话,简直可称得上是违背祖宗,更何况他还是大唐的皇帝。
不过,幸好这里只有代宗和元载,言不入第三人之耳。
“但,饶是知道如此,我身为高祖之后,亦不能如其他人一般,坐视大唐衰微。自安贼作乱之日起,我与齐王、武安郡王奔走四方,数起数落,最困难时刀斧已经架脖,只待一声令下,便是人头落地。”
代宗摇了摇头,叹气说道,“那段日子,虽然艰苦无比,但我九死不悔。为大唐的再兴,为重现玄宗皇帝时之辉煌,纵然让我粉身碎骨,也是再所不惜。到如今,总算暂时熬出了头。”
“我顺利继承皇位,领有大半天下,治下沃野万里,百姓千万,大军数十万,更有齐王、彭王等亲兄弟鼎力支持,又有武安郡王、汾阳郡王、临淮郡王等在外征战,还有你们这些英才相助。”
“纵然史朝义强悍如鬼神,我也有那份胆量与豪气,与他斗上一斗,争上一争。不怕公辅笑话,大唐能否再兴,最后一丝希望恐怕就是落在我身上。若我败亡,能与史朝义抗衡者再无第二。到那时,史朝义恐怕就要再行武氏作乱之事。”
“以陛下的仁德名望,以齐王、武安郡王勇冠三军之能,更有裴遵庆、第五琦、刘晏等诸公相佐,臣相信,大唐再兴只是迟早的事!”元载略显激动地说道。
“嗯!”代宗笑着点点头,顿了片刻后,又换了个话题说道,“公辅,你到我这里有多久了?”
“臣是在上元二年入朝担任户部侍郎、度支使、诸道转运使,到今日也有四年。”元载略一回忆后说道。
“四年了!”代宗轻叹口气,感慨说道,“记得公辅刚到长安时,还是一个正值鼎盛的中年,如今云鬓竟有几分白。这些年,实在是有些委屈公辅。”
“陛下说的哪里话?”元载急忙说道,“臣本是一介出身寒微之人,蒙陛下厚恩。短短四年,于宝应元年就升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普天下也寻如此殊厚之待。”
“我自身虽无旷世之才,胜在颇有几份阅历,自认在看人上面还颇有些心得!”
代宗摆了摆手,阻止了元载的话,正色说道,“公辅精晓军、政,仅以才论,绝对可称国士。与刘晏、第五琦他们相比,恐怕也是难分伯仲。”
“陛下谬赞,臣怎当得起。”
元载还待自歉,却被代宗接下来的话给打断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