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你这么有把握的话,那打个赌?(2/5)
“总的来说,技巧的使用很重要,当然在我看来理念的革新更重要。”
安娜·吉蒂连连点头,他这段论述略有些晦涩,不过专业人士能听明白他想说什么。
安娜旁边坐着一个年轻女孩,长得跟她很像。
台上杨一斌在那里侃侃而谈,这姑娘则有点坐不住了:
“aa,我觉得台上的华国男人好有魅力,待会我会去要个签名,你能帮我拍一张和他的合照吗?”
这是安娜的女儿,名叫rryhandley,中文名字韩乐蕊,是她自己给自己起的。
这是一个18岁的年轻女孩,出生于新西兰,不过她母亲前后在华国工作了11年,韩乐蕊在华国也呆了5年,而且是在沪上和帝都两地的国际学校读的小学和初中,她的汉语比母亲好不少,至少日常交流没问题。
安娜含笑微微点头答应,示意她听讲。
杨一斌回答完了这个问题,紧跟着一个满脸小胡子的西方年轻人,自我介绍名叫阿勒克斯·威尔森,是来自欧洲的一位年轻创意人。
这家伙挺有名,跟杨一斌年纪差不多,拿过纽约广告节的全场大奖,英国d&;ad广告节黄铅笔设计大奖,还拿过两座戛纳创意节金狮奖,可惜分量最重的戛纳创意节全场大奖他没有拿到过。
这哥们可能是有点嫉妒,说话也不怎么客气。
他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
“杨先生,在我看来,亚洲广告人过多关注于理念的革新,关注于在广告之中融入所谓的感情元素,这在我看来是一种偏离常规的做法,注定无法持久。”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