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我是谁?我在哪?谁在打我?(4/5)
就算跟敌人第一线堑壕防御力量接触,火力直射的威胁,在目前全区域覆盖烟雾的情况下,最大也就一公里没有视野的盲射,只要不撞上反坦克阵地,就是安全的。
根据卫星的观察记录,凯联火炮的目标,的的确确多为还没提起速度,拉开间距,旁约单位较为密集的中部跟尾部——至于他们是如何知道旁约部队分布情况的,这就是黑科技“地震仪”、“地听雷达”的功劳了——根据收集分析地面传回来的固体震动波形,可以确认大兵团阵型,兵力分布情况。
这种技术,也就在百万人、十万装甲以上的大兵团场景,并且是运动起来时才排得上用场,而艾米莉亚平原十万人以下都不叫部队,所以双方的地震黑科技大显身手,部分弥补抵消掉了贴地云海一样的烟雾弹干扰……
人员、车辆的行进震动,是跟火力覆盖爆炸震动不一样的。
白莫邪记得存在炮击前排,拦截阻碍行动,然后围剿的战术。但在这个敌人密密麻麻,无边无际的平原大战场上,这种火炮技战术没有意义,要尽可能多的消灭敌人单位,才是火炮部队的首要目标。
总而言之,冲在第一反而是最安全的,这就是现在出现的第一件战场反直觉事实。作为一个外星人,如果没有丰富的战斗经验,对实际情况精确的分析能力,大胆果敢而又敏锐的战场意识,是无法做出这种反直觉判断的……
然而整支旁约部队都把油门踩死着,例如白玲玲观察的卡车。但只有一小部分人是自己主动的、有意识的踩死油门,知道只有冲出火炮覆盖区域,跑在战友们的前面才有活路,或者至少不会死得毫无价值。
而大多数军人,只是在机械地执行全速前进的命令而已……
大校自然属于前者,白莫邪对这位大校评价很高,胆大心细,知道在战争迷雾的情况下,指挥官不到第一线,无法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无法下达最有效的作战命令,所以他跟部队一起冲锋。
同时肩负指挥任务的他,也并不是只知道无脑带头冲锋,来提升士气的莽将,十分清楚自己死在炮击中的概率跟普通士兵一样,都并不高,明白如何利用自己的特权,来让自己在战场上本来就高的生存概率变得更高。
实在是一名出色的老将……然后大校就翻车了——
大校在不断渐进炮击的烟幕掩护中,又冲了三十分钟,正中一颗反坦克地雷,被直接掀翻——这是冲在最前面所必须承担的风险之一,反地雷装备车辆都在后面。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