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本土信仰(2/5)
交战双方听说一开始有三家来着,后来打着打着打没了一家,现在是两家对抗,跟有“联盟战争”之称的银河系混战时代一样,正打着的两家是两大军事集团——凯联、旁约——凯流申协议联盟、那旁遮普公约组织。
以上是人们咵天的内容,而小册子上没有三国大战的事情,文字记载,从一开始战争就发生在“凯流申协议联盟”跟“那旁遮普公约组织”之间,而两大对抗军事集团,官方简称也不是凯联、旁约,而是联盟国跟公约国。
其次是行星国家地理时间常识。
这颗星球被这块儿的人称为,“拜媞塔”,这是发音,主设翻译过来就是“蓝色的行星”,陆地面积41剩下的全是大海,根据光的波动、粒子学说来解释“天空是蓝色的”,光波折射反射,粒子瑞利散射两套理论都说得通。
之前白莫邪就跟奈琪姐妹她们讨论过这个,由于白莫邪出身古代地球应试学系,牛顿是初中、高中物理主导,所以他的光波理论也是主要学习方向,主要学习折射反射,牛顿著名的三棱镜折射阳光实验在课本上,而粒子一系理论并不在课本考点之类,其实认为天空是蓝色的原因,无论是大气折射,还是粒子波长扩散都是对的。
这个世界认为星球呈蓝色的原因,听某个家长的说法,也是以折射为主——毕竟最符合直观,最容易理解,而粒子说解释起来就麻烦了。
总之现在白莫邪可以称他们为“拜媞塔人”,加个定语,而不用再叫“土著”了。
至于“太阳”,那还是翻译成太阳好了,根据星球自旋方向,把东、西方向反过来翻译也行,但白莫邪觉得那样叫,自己反而会搞混,还是“西升东落”算了,而由自旋周期得来的一天时间,这拜媞塔人是一天36小时。
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一天吃四餐,分别是第一餐早饭,第二餐朝饭或午饭,第三餐燕饭,第四餐晚饭。参拜的人前面两餐会到山上来野餐,或者买农民小摊贩的食物吃,天黑前参拜的人们都会离开,毕竟有宵禁、戒严令。
15点后就开始散场。
气候季节方面,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但天上月亮有点乱,所以没有“月”的概念,历法是源于农耕,没有月来描述日期,就按照农忙轮换种植的三期作物,将一年分为了三个季度,第一季度春夏季度,第二季度夏秋季度,第三季度冬春季度。
拜托农民们谈得最多的三个种植季度,城里惨败人们,谈得最多的三个学期——地球上孩子们一年两学期,这边根据季度来,一年三个学期。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