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六章 不好回答(2/5)
主持人作完总结后,便到了讲座的答问环节。
“哈维先生,您对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在第二国际时期,特别是前苏东教条主义哲学所理解的唯物史观逻辑基本上是线性时间观,这种观点影响很大。但我觉得,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并不仅仅是线性的时间,而是作为“关系总和”的生产,这里面已经包含了空间的定位,即马克思的历史概念已经包含了时间与空间的维度。因此,您将地理空间概念引入历史唯物主义是非常重要的。不过,依我看,您在“历史地理唯物主义”中使用的地理概念,并不同于我们通常理解的科学的地理学概念,不知道我的看法是否准确?如果是,那您能否解释一下,历史地理唯物主义中的地理学概念的内涵?”
第一个提问的人是北大哲学系的一位青年老师,提的问题很有水平,一看就是有备而来。
大卫·哈维刚才趁着空闲补充了点水分,这时候放下水杯,认真地听傅松翻译完,朝那位老师点头致意:“非常感谢您的这个问题。我认为,当代地理学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地理概念已经是资本在空间中的布展和构形。我一直特别强调构形概念,认为新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是一种关系性的类存在论。类存在,也就是共同存在的空间感,以及辩证法,或者叫关系构形的辩证法……。”
“哈维先生,我想提出的问题是,您是否意识到海德格尔对关系存在论的超越?因为马克思和广松涉都是“关系存在论”,但海德格尔对关系存在论提出了超越,提出“关涉存在论”,或者说“关涉时空论”……。”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