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杀

第二百六十六章 难以改变(4/5)

目录

汪兆龄是去年底张献忠攻桐城城时俘获的一个读书人,当时只有十九岁。潜山大败后,张献忠杀尽军中抓到的大量曾以礼相待的相公,独留了汪兆龄和另一个叫林子长的人。

只有汪兆龄和林子长未被杀,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

但林子长后来寻机逃走,汪兆龄却留了下来也更有意思。

不过很长一段时间,可能是太年轻了,汪兆龄始终寂寂无闻。

直到徐以显死后,汪兆龄才在严重缺乏人才的张献忠军中崭露头角,最近更是在张献忠心目中的地位火速上升,并被拜为军师。

而他打动张献忠的就是入四川说。

白水大败后,张献忠的本意是想纠集和发动全部力量继续进攻江西,打开绕过岳州和武昌的左良玉重兵集团进入江南的通道。

张献忠判断张其在虽败,但目前在袁州的赵进并没有李平那么变态,无力对抗自己庞大的军队。而且打跑了赵进,他就可以直插南京,用不着面对李平和左良玉的重兵集团。

张献忠需要让部下们迅速重拾信心。

同时,张献忠也预感李自成会在北方取得更大的成功,他自己非常的不甘落在人后。

当初他迅速分兵派出张其在去支援并企图占领袁州就是这一思想的产物。

但汪兆龄却建议说:“江南未可图也,欲改为正号,养威蓄锐,莫如秦蜀,欲取秦必得蜀,得蜀以为根本,根本既固,然后北伐,四征天下。”

这基本上就是刘邦那个套路,汪兆龄也非常恰如其分的举了刘邦的例子。

刘邦是什么?那是大汉的开国皇帝。

对历史知之甚少的张献忠听后大喜。

然后张献忠就迅速放弃了图谋江南的打算,而决定向四川进发。

这也是本来历史上张献忠做出重大战略改变的缘由。

当时,他迅速终止了张其在已经在江西打出的大好局面,于十二月回军重夺岳州,打开了进入长江的通道,最后全军从长江入蜀。

只不过这个时空里,正处于严重战略困境的张献忠把这一决策给提前了。

而为了解决目前军心民心严重不稳的问题,张献忠也再次采纳了汪兆龄的建议。

汪兆龄的建议就是以杀立威。

事实上,汪兆龄这个在原本历史上年纪轻轻就成为了张献忠成都政权东阁大学士和左丞相的二吊半子智囊不仅提出了极不靠谱的入四川说,也是张献忠在四川血腥屠杀政策背后的关键性推手。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娱乐圈里的泥石流 我全家都有系统 明泽学园高校生 带着火影闯斗破 斗罗之觉醒的野兽 神秘之劫 斗罗之金刚 从苦逼的金丹老祖开始 霍格沃茨,学霸成神 炮灰姐姐是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