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杀

第二百一十一章 战争之神(1/5)

目录

其实从四月下旬开始,富池地区就开始被不断的炮声所笼罩了。

这是逐渐成批量造出的火炮在一门门进行试炮。

在千呼万唤中,由泥模和铁模两种方法制造的火炮几乎同时开始了批量出炮。

本来,富池的天气自二月初开始就雨雪天很少,按理说由大治县工匠使用最保守泥模法制造的火炮应该更早进入试炮阶段才对。

不应该拖到现在。

但意外和匪夷所思总是让人意想不到。

大治县的工匠不仅罕有生产铁芯铜体炮的经验,甚至他们整个造炮的手法也原始粗糙的令人发指。

这很好解释了从距大治县并不遥远的黄陂县缴获的那些火炮为什么都以更古老甚至古董型火炮为主,然后还颜值如此之差、性能如此之低和每个个体差异如此之大。

每门炮都必须使用为其专制的炮弹一点不是开玩笑。

明代是有好技术,但却不注重推广和普及。同时很多先进的技术和工艺也被当成吃饭的本领捂在极少数人手中。

再加上反人类的工匠体制使工匠们普遍养成了糊弄和不精益求精的习惯。

最后的结果就是技术普遍低下才是主流,好炮其实是凤毛麟角。

也难怪明晚期的官员和将领普遍对国产炮缺少信心,而对红毛夷的火炮推崇备至(西夷是清晚期的叫法,当时整个社会确切的知道了欧洲人来自西方)。

最终,大治县的工匠用泥模法生产铁芯铜体炮几乎是磕磕碰碰极不顺利,宋宝来不得不大力介入教学和指导把关。

这不仅导致宋宝来的工作量进一步猛增,也让批量出炮的时间大大延后。

而且最终为不浪费人力和加强比对,他们还是也生产了二十门多门老式的铸铁炮和青铜炮。

由于造出的火炮即使不是为了检验性能,也必须拿出一门门进行发射试验,以验证到底能不能使用。

因而从四月下旬开始,炮响便成了富池的官民们习以为常的一件事,同时也吸引了大量休闲和好奇的人们。

贫苦的时代,点挂鞭炮都会引起围观,何况放火炮呢!

当然,试炮活动在左梦庚来的那一天是暂停的。

试炮的地方离骑兵营宿舍很近,甚至它本就占用了很大一部分原本的骑兵训练场地。

这导致把炮从伍家坝山中的炮兵工坊拉过来不仅远,还要过富水河。试炮活动更是实际对骑兵训练造成了一定影响。

但这是没办法的事。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娱乐圈里的泥石流 我全家都有系统 明泽学园高校生 带着火影闯斗破 斗罗之觉醒的野兽 神秘之劫 斗罗之金刚 从苦逼的金丹老祖开始 霍格沃茨,学霸成神 炮灰姐姐是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