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香江大亨传奇

第五八三章 三剑客(3/5)

目录

永业手中没一块地盘,竟投官地,当时竞争力最强的是英资地产公司。

他们便把目光盯住旧地盘,香港待拆的旧楼很多,旧地盘比较容易得手。这种地盘,通常面积很小,大地产公司不屑一顾,他们却如获至宝买下,他们的资金,正适合在小地盘施展。

几年下来,永业虽没出现奇迹,却一步一个脚印,从未有过什么失误。

1963年,三剑客从永业退出,重新注册一间公司,叫新鸿基企业有限公司。

新鸿基公司的名称,新,取自冯景囍;鸿,取自郭德盛鸿昌合记的鸿字;基,则取自李兆集的基字。

熟悉三人的亲友,说新鸿基的成立,是义结金兰、桃园三结义,更有人把他们并称为地产三剑客。

这三剑客,郭德盛稳健持重,冯景囍勇猛果敢,李兆集敏捷精明。郭德盛年高望重,担任董事会主席。

公司注册资本五百万万港元,实收资本三百万万港元,每人投资一百万万港元。

这些钱拿到今天,只够一人买一個新界的住宅单位,从事地产生意,定会叫人笑掉大牙。自然,那时的所值,今非昔比,不过要想在地产大展拳脚,仍是捉襟见肘。他们靠的是齐心协力。

公司写字间,设在士丹利街16号3楼,职员下到10人。

职员是来捧饭碗的,对这间小字号公司并没多大奢望。下久,职员发现,三个老板,是一群拼命三郎,每天都要做足10多个小时,甚至通宵达旦。

新鸿基业务刚人正轨,一场特大灾难袭击整个香港。1965年银行挤提风潮,明德银号、广东信托银行倒闭,恒生银行“卖身投靠”才大难不死。

银行业陷入危机,拖累了整个产业界,工厂倒闭,地产公司破产,不知凡几。

1967年,港人大批移民国外,地产市道一落千丈,供过于求,而且有价无市。当时,司徒拔道一幢花园独立洋房只值六十万港元。

幸得郭德盛作风一贯稳健,未在危机爆发前过于扩张。又幸得郭氏的拉链、尼龙生意积攒下不少盈利,调来作为新鸿基的流动资金。

1965年至1967年难关,新鸿基共建了二十多幢大厦,略有盈利——与损失惨重的同业比,这已是相当不错的业绩。

五月风暴,继而酿成大暴动。当时谣言四起,移民潮汹涌澎湃,地盘、物业更是一钱不值。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三界彼岸花 汉柏 十方世界,万道合一 无限之剧本杀 诡异:我有一个作弊器 作为神降临 我真不是诸神黄昏啊 我真不想靠女装出名啊 三体入侵:我编造了聊斋 大明:开局被活埋,洪武求我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