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 心结(1/5)
朱厚炜唉声叹气,其实想要实现农田承包化的关键因素不是别的,而是机械一体化。
如果这个时代能将开垦、播种、灌溉和收割完全实现自动化,能将人力成本降到最低,那么愿意成为包田大户的绝对不在少数,但是很显然不太可能。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时代在进步,科技也会不断发展,以华夏民族的韧性和才智,过上个几十年,想要实现或者半实现机械化种植并不会太困难。
而且刚才朱厚炜也说了,现在谈这些还言之过早,以华夏百姓对于土地的依赖性,想要百姓放弃土地,进而全面转入打工社会,至少几十甚至上百年间还不太现实。
现在的担忧纯粹是杞人忧天,朱厚炜确实拥有超越这个时代几百年的见识,但是他是人不是神,见识有是有,但是这个时代已经彻底变了,和历史上的嘉靖时期完全是天翻地覆的变化,谁也不知道几十上百年后的大明会是个什么样,考虑这些毫无意义。
就算真的出现了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应对措施,比如限制主要产量地区的工业发展,出台相关政策,责令各地官府保证土地的种植面积。
还有发展杂交水稻的水平产量,限定粮食价格让百姓有利可图等等一系列的手段。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