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 落荒而逃(2/5)
大明有那么多的隐户隐民,有那么多的百姓选择把自己名下的土地投献到士族名下,这时因为沉重的赋税让寻常的百姓难以承受,他们投献掉自己的土地,这土地名义上属于士族,可实际上呢?
实际上这些土地还是百姓自己的,而士族也几乎不会强占,比如举人、秀才,这些有功名的读书人都是乡里人,他们就算想吞并土地也不愿意背负骂名。
而投献了土地的百姓躲避了赋税,他们只需要给士族缴纳比起赋税要少的多的钱粮,就能在士族的庇护下心安理得的避税,如此一来,士族得利,百姓也得利,受损的只是大明罢了。
可实际上大明让百姓缴纳的赋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沉重,因为孩儿遍观史书,发现只有大明的太祖皇帝才是真正将百姓放在心里面的圣君。
洪武皇帝出身民间,在暴元的统治下,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便是连父母、兄弟都相继饿死,而太祖皇帝自己也出家当和尚,当乞丐,最后才参加的义军。
所以太祖皇帝深知民间疾苦,也最恨贪官污吏,更知道王朝建立之初,需要与民生息,所以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制定的税率并不高,至少有几亩田,便能养活家口。
然而贪官污吏横行,百姓被各种各样的苛捐杂税所裹挟,他们反抗不了官府便只能挖空心思,于是投献越来越多,为了逃避人头税,更多的百姓之家成为隐户,这是大明之弊,历朝历代虽也有此弊,但没有如大明这般严重。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