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 改革哪有不流血的(2/5)
百姓辛辛苦苦种了一年地,最后收成了,缴纳完赋税之后一看,剩下来的粮食充其量只能勉强糊口,家里人口多的直接就养不活,这也是为何那么多穷苦百姓生下孩童,知道养不活之后选择卖掉甚至直接杀掉的根本原因。
这种情况最大的问题还不是养不活人口,而是让寻常百姓没有半点抗灾能力!
一旦遇到灾年,地里面颗粒无收,朝廷又没有免税政策的话,老百姓还是要交税,交不起?先抓起来拷打一顿再说!
揍了一顿不代表就免了税,寻常百姓想要不交税,那典型就是做梦!
抢你老婆孩子,抢你土地,把人抓过去当苦力,官府的手段多到不知该用哪一种!
没办法的百姓只能举债,向豪绅大族借贷,于是雪上加霜,本来都活不起了,哪里还有钱还贷,这贷银就跟雪球似的只会越滚越大,滚到最后债主开始兼并土地……
这些都是豪族惯用的伎俩,而且屡试不爽!
自从大明钱庄出现之后,低薄的利息和还贷的时限,几乎击碎了民间借贷的生存根基,也让豪绅大族愤恨不已。
但是豪绅大族无可奈何,他们根本不敢得罪强势无匹的嘉靖帝,因为谁都知道那是找死!
钱庄银行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的势头,但同样是治标不治本,无法通过借贷的方式达到兼并的目的,利益阶层总会寻求别的办法,而且办法肯定不是一种两种。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