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驳斥(1/5)
“陛下此言,臣不敢苟同。”杨一清肃然道:“陛下曾经说过,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天下没有万年不变之成法,该改变的事物都需要顺应时代而改变,在臣看来,儒家传承数千年,之所以改变,也是因为顺应时代而变,数千年间,儒家前辈名臣辈出,治理天下之政,虽也有奸臣于世,但瑕不掩瑜,陛下组建大明盟,想要以各行精英充斥官场,已然是在否定数千年间儒家为王朝社稷做出的努力,臣对此深以为憾。”
朱厚炜笑道:“杨爱卿不愧是一代名臣,这话说的倒是没错,但是朕同样也不以为然,自汉武帝时,大儒董仲舒提出大一统和天人合一理论,并且改变儒家契合皇家治天下之理念后,百家被黜,儒家从此以后便把持了朝堂的话语权。
自那以后,儒家一家独大,天下之政再无别家学说立言之地,然而一家独大也意味着狂妄自大,自那以后,儒家再没有给天下各业翻身的机会。
按理来说,儒家把持官场,行一家之言而理天下政,都是读圣贤书长大的儒家人,这胸中当有浩然正气长存,正人盈朝之社稷,又岂会有国祚覆灭之隐忧。
然而事实上呢?在儒家治理下的王朝社稷,长的也就如大汉四百年江山,甚至可以说汉之国祚在王莽篡汉立新之时就已经亡了!
王莽是什么人?难道不是儒家的读书人!
当然儒家不会愿意将亡国的罪名加在自己头上,因为在儒家眼里导致社稷危亡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宦官专权、外戚专政、藩镇割据、武将窃国等等。
反正罪名都是别人的,不是儒家的,但是朕就在这朝堂上问问诸位爱卿,问问这满天下的儒家官员,治理天下,替天子牧民的是谁!是不是儒家!
吏治腐败、贪腐横行、尸位素餐、不懂不问政事,不理民之诉求,以至冤案频出,百姓民不聊生是不是儒家的过错!
结党营私,党同伐异,为了一己之私利,不顾社稷苍生的是不是儒家的锅,士绅勾结,酷虐百姓,兼并土地,这其中官员又占了多少!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