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九章 税改(2/5)
比如县衙,一个县衙不入流的小吏众多,县官等正印官还有诸如师爷这一类的幕僚,这些人替正印官分担甚至政务,可这些人的月俸靠的乃是各地官府之官员自行解决。
地方官员能力不足也好,想要安逸也罢,总之为了养住这些为其处理政务的吏员,他们就要自己掏腰包,可别说是朕提升官员俸禄之前,即便是之后,各地正印想要负担这一笔不算小的开销也不容易,于是他们便去贪。
除了贪还巧立名目去征收苛捐杂税,哪怕朕剥夺了地方民政官府的税收之权,他们也照样收取税司不管的杂税,到头来沉重的赋税负担依旧压在寻常百姓的头上,什么淋斛踢尖、什么九出十三归这些现象更是比比皆是。
大明新政颁布时间终究还是太短,民间知道新政实施和如何实施的百姓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就算心知肚明的百姓,只要日子还能过的下去,谁愿意和官斗!
官官相护,官字两张口,善良朴实的百姓宁肯自己日子过的艰难点,也不想让全家冒风险,这才是民间常态。
破家的令尹,灭门的知府,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可见百姓是何等之无奈。
翟爱卿也算是寒门出身,当知民生之多艰,如何才能解民之困境,才是大明首臣该去肩负的职责,推诿避责,避难就易,可不是首臣所当为啊。”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