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勋贵(3/5)
当然这也是有前提的,比如像正德皇帝这种荒诞不经,奢靡无度还好色不择食的肯定不行,所以他是昏君。
但是朱厚照不行,群臣也只能忍受。
然后正德皇帝弃国了,大明迎来了嘉靖帝……
群臣以为终于不需要继续忍的时候,却没想到会被新登基的嘉靖皇帝连番组合拳给锤了个晕头转向。
于是满朝被嘉靖皇帝接连而至的新政给弄的浑身无力的时候,便没来由的回想起了正德皇帝的好……
然而在杨廷和的眼里却又是另外一番考量。
儒家的官员其实并非多反对革新,在历史上也有不少儒家官员主持的变法革新取得过不俗的成效。
就好像嘉靖帝说过的那样,这天下没有永远一成不变的成法,更没有万世不移的祖制,不管什么样的制度都需要适应当前的时代,而不是让时代去配合祖制,那样国家就永远会裹足不前,对于江山社稷而言,弊肯定大于利。
儒家在乎的是利益,他们自身的利益会不会在变革当中受损,如果会,那么变革就是错的,如果不会,那么就没关系,如果受损不大,面对强势君主,也会屈服。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