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一章 奖励机制(3/5)
规格的增加自然而然意味着成本的增大,原本以为建一座乡学,就算把笔墨纸砚和请教习的银子全部都算上也就几百上千两银子就能搞定,现在只能呵呵了。
笔墨纸砚看起来不值几个钱,但是以五百学童来计算,而且还是持久消耗品,这银子花的就海了去了。
至于教习,按照王守仁的说法,每处乡学按照五百学童来计算,至少需要各配备十名启蒙教习和算学教习,还要配备一名校长。
当然教习延请不需要商贾烦神,教习的束脩也不需要商贾来出,束脩的银子是每所乡学的校长定期去向皇家钱庄申请,最后汇总结算罢了。
束脩需要多少银子?
如果是乡村的私塾,那么村子里面的大户或者民户集资,一个月二两银子也就差不多了,还真谈不上负担不起。
可乡学还鼓捣出来一个竞争机制……
怎么竞争?
很简单,束脩加奖励。
每一位教习的基本束脩是一两银子,然后乡学每三个月会进行一次考核,按照考核结果决定奖励的多少。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