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低调(2/5)
藩王虽说不敢直接插手民政,但是身为亲王之尊,是否贤明必然会关系到封地百姓的切身安危,甚至可以说哪怕藩王暴戾,为祸于民间,专喜欢干些欺压百姓,霸占民女,侵占民田的恶事,地方官员也只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顶多是不痛不痒的参上一本了事。
除非是闹到天怒人怨乃至激起民变,否则就算是皇帝也不愿意背负起苛待王族的名声。
三千亲卫在湖州城外立下营盘,在明初太祖朱元璋以朱家子孙护翼朱家江山为理念,将自己的儿子分封到各地驻守,亲王甚至可以拥有直系三卫差不多上万兵马,这也是朱棣靖难之役最原始的本钱。
靖难成功之后,朱棣为了防止后世学他也玩这么一出,直接削减亲王卫队的兵力,还把藩王当猪来养,于是各藩王手里那点可怜的兵力完全成了鸡肋。
三千兵马顶个屁用,留着反倒还要消耗王府的钱粮,于是没有野心的王爷纷纷裁撤卫队,留下百精悍之兵护卫王府足矣。
至于那些被裁撤掉的亲卫几乎都成了王府王田的农夫,虽然不是屯兵,可与屯兵基本没什么区别。
正德年间宁王谋反,纠集人马数万之众,可惜这数万兵马绝大多数都是地痞、无赖和被裹挟的民夫,最后被王守仁召集起来的乌合之众直接击溃,就足能想象明代王府卫队的战力是何等的渣渣。
不过朱厚炜完全没有裁撤三千亲卫的意思,对他而言,这三千亲卫就是种子,是十几年后他掌控百万大军的种子,是他强力推行新政的保障!
两位长史自去官署安置,此时整个王府内处处掌灯,忙忙碌碌的身影却只发出极为微弱的声响,要是以为干活就能堂而皇之的制造噪音,进而惊扰到了王爷,被拖出去打死都是活该。
朱厚炜的眉头舒展了不少,在京城的这十二年,身为皇子他算不上是如履薄冰,可身为皇子又有那么个不成才不成气不靠谱,看似不像人君的哥哥,那么只要他表现的越是聪慧,没准就会被投机钻研之辈再上演一出夺嫡之争。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