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确立喜剧理论基础(3/5)
现在有了这本《喜剧理论研究(上)》,他也不用自己抠着头皮,想办法写出一本关于喜剧理论的书了,直接把这本书通汇贯通之后,然后用如今华国戏剧界比较管用的专业术语,将这本书“翻译”一遍,然后就能公开发行出去了。
这样以来,彭毅诚不等能达到他尽快传播和扩大喜剧规模的目的,同时也能让大部分剧团放弃从自己剧团挖角的计划。
可谓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
在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彭毅诚一边参与《吃货三部曲》的排练,一边照例完成每天至少3场的《人间喜剧》演出。
而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还会在小剧场的休息里,用尽心血地“翻译”《喜剧理论研究(上)》。
当然,彭毅诚翻译出来的这篇理论文章的题目——改为了《喜剧就是自由》。
文章中,主要是写的是喜剧是如何通过制造反差、对比和自嘲等方式,用夸张的肢体动作、不符合逻辑的人物语言、极大的形象对比反差,挑起观众的情绪,进而让观众“哈哈”大笑的方法。
这一部分,他是通过分析《人间喜剧》里的三部小品,来告诉大家,喜剧是如何制造笑料和抖包袱的技巧。
他毫无保留地把自己领悟到地,关于喜剧表演是如何调动观众情绪的心得体会,在文章里描述了出来。
当然,他的这些理解和技巧,还是喜剧最初级和原始的技巧,算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
但在这个喜剧匮乏的世界里,这样的技巧展示,已经能够让无数戏剧人感觉“振聋发聩”、“如获至宝”了!
当然,在文章里,彭毅诚除了论述了技巧方面的东西之外,也第一次非常系统地从喜剧精神着眼探讨了喜剧的本质。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