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行船闲话(2/5)
二人刚说了两句话,就见胡元澄提着一个柳条箱匆匆忙忙的上了船,二人指着胡元澄笑道:“看来老胡也接到了进京的旨意了!”
“两位比下官来的快啊!”
“老胡!快过来坐!”王二招呼道。
“这就过来!”
“老胡最近忙什么呢?”周忱问道。
“说来话长!陛下给天津钢铁厂下达了一个旨意,说是要修一条从北京到天津的试验性铁轨路。”
“什么叫铁轨路啊?”
“两位难道没有听说过什么叫书同文、车同轨吗?”
“这与书同文、车同轨有什么关系?”
“知道秦朝的驰道是怎么修的吗?”
周忱不同于王二没读过多少书,对史籍还是非常了解的。尽管儒家对于秦朝这个不喜欢儒家的朝代百般诋毁,不过还是有人认真的去读关于秦朝的史籍。
秦朝的驰道并不是如现在的官道一般修成平路,而是而是修成了木轨路,马车只要制作出特殊的轮子卡在轨道上,就能减少摩擦力,能够省力快速奔跑。
这就是秦朝要求车同轨的原因,只有所有的马车规格都是一样的,才能毫无障碍的在驰道上奔驰,由于有了驰道,秦朝的后勤给养运输要比其他六国快的多。
“这样一条全部用铁轨修建,那得需要多少铁轨啊?我大明现在的钢铁产量供应的上吗?”
“下官正为这事犯愁呢!眼下大明到处都需要钢铁,如今大明主力军队都要换装新式火铳和铠甲,就这一项至少就要去掉钢铁产能的一半。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