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既来之则安之(2/5)
县里的太爷也是个好人,县太爷似乎本就是县里的人,除过搜刮一些民脂民膏外,其余的也没什么不好,县太爷十分看重他,并且愿意将家中的侍女送给他当小妾,只不过他看了看妻子,便拒绝了,后来嘛,县太爷又给他送了很多银锭子,告诉他这是体恤他忠心耿耿为朝廷办事的赏赐,这一次他没有拒绝,因为他知道,这笔银子拒绝不得,一旦拒绝了,他们一家都要跟着遭殃。
他发现在他收了银子之后,县里的同僚们看他的眼神终于正常了,说话也不再夹枪带棒了,他要做什么事情也方便了很多,从此之后他就明白了很多以前不明白的道理。
只不过这些道理,与穷苦的百姓无关,每个月,县太爷总会派人给他送些银两,他也就更加卖力的为百姓办事,渐渐的,他爱上了农事,爱上了县里的土地,爱上了地里的耕牛,爱上了地里的种子,爱上了在地里耕作的农民。
他一点也没有看不起他们的意思,甚至在县里买了一片土地,亲自耕作,慢慢的他似乎找到了耕作的诀窍,当然他依旧没有那些农民种出来的粮食多,毕竟人家在土地里劳作了一辈子,被他几年超过,那也就太不讲道理了。
后来他开始阅读关于农事的书籍,并且按照农书里的记载,开始安排身边的农民如何工作,终于有一年,他做到了增产增收的目的,周围的农民很是开心,对他的佩服与敬重也从心底发出,于是他开始推广那些方式,这是他第一次明白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道理。
从前的时候,那些人敬佩读书人,他是不解的,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读书人,从自身的经历来看,他发现读书人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可是在那一天,他对这个道理深信不疑,真正有本事的读书人是值得敬佩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