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体察民情(上)(5/5)
至于棚子周围的农户,都是李贤事先让人甄别没有危险的。所以也不怕出现什么乱子,为何如此小心,毕竟现当下赵祯的身份不一般。
不仅关乎着大宋朝野的安定,还关乎着他李家所有人的身家性命。
赵祯步伐稳健的走至棚子处,眼睛透过麻布做的帘子,见之内部的场景,挠了挠头“先生,是我错了,这里面好像没有空置,而是种植着蔬菜。我懂了!是因为外面的天气寒冷,只有加了棚子,内部的温度才会上去。否则的话,这些蔬菜都会冻死。这到是和宫里的暖棚有些像,只是太过简陋了些!”
李贤和紧随的晏殊对视了一样,然后笑了笑,又指向了远处的一条水渠“殿下能看得出这么多,很好!不妨再往那边去看看!”
顺着田间的小道,赵祯又往前去了一段距离,但很快被一条水渠给拦住了。
“先生,这是灌溉之所用吧?也不知这条水渠,通向何处?难道是汴河之畔?”
赵祯捡起了旁边的木棍,试探了下深浅,喃喃道。
这次是身着便衣的晏殊出列解答“好叫殿下知道,此水渠,乃是自景德年来,官家即令人开始修建的,通向正是汴河,不仅可以用来灌溉,这四通八达的水渠,更可以用来防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