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皇太子赵祯(下)(3/5)
这么一问,还真的被他问中。
李志也不知怎地,对范仲淹颇为熟悉,得闻小弟李贤问起,是日便笑着回道“季弟何以与此人熟识?据说,范希文事来公正,任上亦是秉公执法。无论是李相公,还是寇相,都对这个后生称赞有加!”
李贤自不能明晃晃地告诉自己的兄长,范仲淹可是注定名留青史的人。连文采各个方面都和你有的一比,甚至比你更优秀。毕竟兄长李志,虽说是三元而入仕途,但直到如今,也没有能流传天下的文章。
范仲淹就不一样,比如去岁写的那篇《过澄迈书院》的散文,尽管不如他记忆深刻的《岳阳楼记》,那也是一张脍炙人口的名篇,只是范仲淹先当下的名气还没有流传开来,所有只有很少人知道。
把范仲淹做的文章说出,李贤也说道了他对于范仲淹其他事迹的了解,最后补充道“兄长,依小弟看,范希文乃治世之能臣。思想更是敢于变革,和兄长你有些相似,而年龄亦与你相似。若是未来,小弟希望在大小事之上,兄长你能和之共进退,共开大宋盛世。”
小弟李贤还从未表示出对一个人,如此大的称赞,而李志也从不怀疑小弟的眼光,他摸了摸下巴的短胡子,认真的回道“为兄记下了!为民为天下,那便是道友!”
在李志的观念里,道友那便是吏治上的亲兄弟。
眼下,能为李志成为道友的只有一人,便是王曾。现在又多了一个,范仲淹。
近距离棺材兄长李志近一年来,在朝中的作为,兄弟俩亦时常于朝政进行的探讨,让李贤不得不敬佩。
“官家身体不好,后宫和朝臣各有争斗,如何行为处事,是场内卷严重的考试。但放眼朝野,在恪守原则的情况下,兄长恰尔还交上一份完美的答卷,已是非常让人感叹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