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何以为师?(2/5)
但只要细细想一想也能理解,谁的少年没有叛逆?没有顽皮?
包括李贤自己,两世人生的两个少年时期,都有不少的调皮捣蛋。
这也是为何,雷允恭只刚提了句,便晓得资善堂内的道道了。
当然,赵受益于学堂之内,也有害怕的人,比如晏殊。
晏殊自不会动手打皇子,但他有张嘴,能将赵受益劝解的耳朵起膙子。所以每次面对晏殊劝解他好好读书时,赵受益只能无语望天,然后摆着手求饶道“先生你别说了,我一定好好学习!”
但只要晏殊不再,就别想这位六皇子能安生。
这不,那边一个老孺生正在堂内讲授课业,眉清目秀的赵受益眉头一挑,一见身后“陪读”的曼殊走出去了,精神顿时上脑。
手中拿着笔,笔下放着纸,佯装在听前方的老先生的课业,实际上在画一些图画,依稀能看得出是个乌龟的模样。
待他认为笔下的大作完成了,却没放下笔,而是眼角带着笑容,认真的欣赏一遍,略作停顿,好似想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然后小心翼翼地在上面签上了“林”字。
目光于前侧游历一番,但看那位老儒生仍在滔滔不绝的讲授,说的唾沫横飞,正嗨处时,赵受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画着乌龟的纸片揉成一个纸团,然后丢到了左边邻桌的另一个少年手中。
小小少年微胖,只疑惑着六皇子为何给自己丢纸条,他下意识的想要摊开看一看。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