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一出好戏(4/5)
武征老老实实交代道“恩人以后直接叫我武征就行了,实不相瞒,两年以来,军中月俸钱,包括官家发的赏钱,我都是让人如数送给了家中老母……”
经过武征这么一解释,李贤大体明白了,武家管钱的不是武征,也不是潘家娘子,是武母!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有了武征在前线拼命,武家每年积累的钱银,就足以称得上是一笔巨款了。
需知,大宋对于将士的待遇甚为优厚,除了基本工资——每月五百文到一贯的月俸钱外,还有许多津贴补助,如每年的重大节日,战场上的军功都会转化为赏赐。
依李贤的初步估计,武征家中的年收入至少在十五贯以上,但看着破旧的房屋,陈旧的糟糠,武母显然没舍得花。
钱财动人心,何况是那种近在眼前不能花销的。
这么想下来,潘妇人的作案动机也就有了!
且经过李贤这么一问,武征显然也起了疑心,可老母尚未醒来,他只好忍着性子守在身边。
打听到相应的信息,李贤不动声色的溜了出去。
左右一问,很容易找到了事发现场的第一人证。
那是个老实巴交的汉子,名字很土,叫狗娃子。
人就住在离武家百米远的地方。据他说,当时夜黑,只听到了潘妇人的大叫声,并未见到武家老妪的叫喊。
随后,李贤又细细观察了下现场保护的足迹,这破案足迹寻踪之法,正是一年前,他为父亲信中所书。显然,父亲李自明在一众捕快的实践下,已经应用的如鱼得水,凶人的足迹被完好的保存了下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