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章:新作:剧本《神探狄仁杰》!(4/5)
不过,公案小说毕竟是小说,而剧本则是另外一种文学体裁,两者尽管有很多相通之处,但本质上还是有所不同的。
为此,在改编与创作上,需得做很大的调整,这其中就包括对于情节的改编、人物的增设与删减,以及配角的融合。
这不,在接下来的几天内,当贺云从新华书店找到三本《大唐狄仁杰断案传奇》1986中文版之后,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这三本由甘陇省人民出版社于去年出版的《大唐狄仁杰断案传奇》,相比原版《狄公案》,确实有了质的飞跃。
原版的《狄公案》是由清末一位不知名作者编写的,是根据民间传说加以改编而成。
而《大唐狄仁杰断案传奇》则是荷兰汉学家以《狄公案》为基础,收集了民间流传的一些关于狄仁杰的故事,再加上他融入了许多推理、悬疑的手法以及哲学思想,这才写成的。
可以说,虽然故事还是那些故事,但情节却变得丰富立体起来,所塑造的狄仁杰形象,更是瞬间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神探”。
而当贺云通读了这三本书后,他的脑海之中,不禁浮现出某部电视剧来。
“要不我干脆借鉴一下《神探狄仁杰》的设定?”
这个想法一出,贺云越发觉得此法可行。
毕竟在西方的侦探推理题材之中,双主角是经常见到的。比如《福尔摩斯》便是如此,夏洛克与华生可是典型的双主角,c感妥妥的。
至于推理方式,一般可分为“物证推理派”与“心理推理派”两种派别。
当然,也有两者同时兼有的派别。
不过,这些都扯远了,还是说回现在。
贺云所借鉴的《神探狄仁杰》,其推理方式,与古代的公案小说是有很大不同的,如果按照西方侦探推理小说来划分,心理推理与物证推理可以说是同时存在。
对于这点,他自己是比较认可的。
在他看来,物证推理与心理推理都很重要。
所以,在他接下来所创作的剧本《神探狄仁杰》之中,他也准备采用这两种推理方式。
“对了,还有故事素材的选定?这么多素材,我该首选那几个呢?”这时候,贺云不禁又暗暗思索了起来。
“我这个剧本字数不会太多,最多也就一两万字,所以故事选定必须要典型突出,且能够更好的融入自己的思想不如再借鉴一下?““算了,如果再借鉴下去,那我这岂不就属于抄袭了吗?这故事情节还是我自己想吧,不然,我还不如不写这个剧本。”想到这,贺云顿时摇了摇头。
锦城。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