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章:新作:剧本《神探狄仁杰》!(2/5)
对于剧本的创作,贺云自然是有过系统学习的,因而,创作一个剧本自然不在话下。
何况,在当下,剧本可不算冷门的文学体裁,不少主流的杂志,都曾经刊载过各种各样的剧本。
尤其是类似《人民文学》这种国家级别的杂志,剧本的刊发频率是很高的,仅次于小说、诗歌、散文这几类文学体裁。
而且,如今的剧本创作,可不像后世的剧本,用四个字来形容,可谓是“精益求精”,随便一个剧本,拿到剧组去,便可直接进行拍摄了。
而有了这个念头后,对于接下来的交流,贺云自然也就没有了心思。
这不,他与大家聊了一会后,便找了个机会脱身,回了宿舍。
十多分钟后,桌前,贺云刚坐下,就立刻找来了纸笔,暗暗思索了起来。
首先,当然是确定创作剧本的类型,或者说是题材,这点倒是不难,因为在当下,社会话题是剧本创作中最常用的题材。
比如改革话题、家庭生活话题、讽刺批判话题,这些都是当下剧本的首选。
不过,贺云思来想去,却并不打算采用这些常见的剧本题材,而是选择了古代题材。
当然,古代题材也只是一个大的框架,实际上,古代题材又可分为历史演义、古装武侠、古装悬疑探案、古装神话等等。
“历史演义太过普通,武侠有点不太适合《当代》文学这类杂志,至于神话的话有点太过空洞了,而悬疑探案似乎可行。”
其实所谓的悬疑探案题材,在西方被称之为侦探推理题材,在华夏古代则被称之为公案题材,最出名的当然得属《狄公案》《包公案》《施公案》这三大公案了。
而其中所衍生出的电影、电视剧、小说,几乎是家喻户晓,人尽皆知。
尤其是前两者,《狄公案》与《包公案》,最为出名。
《狄公案》就不用说了,与《施公案》一样,都成书于清末时期,加上后来随着荷兰汉学家高罗佩的《大唐狄公案》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狄仁杰这位武周时期的宰相也因此而声名远播,享誉世界。
而与之相关的影视作品,也是层出不穷,在大陆,最出名的自然得属1986年与1996年拍摄的《狄仁杰探案传奇》了。
当然,90后或许对此并不怎么熟悉,但若是说到《神探狄仁杰》系列,不管是80后还是90后,甚至是00后,都能想起那一首激动人心的主题曲,以及那开了挂的“李元芳”与胖胖的“狄大人”。
贺云自然也一样。
至于《包公案》与《三侠五义》,这两大公案题材,虽然一个成书于明代,一个成书于清代,但所涉及到的人物,却有很多相似之处。
其影视作品,更是在香江、台岛以及大陆,都有不少经典的作品。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