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梅川丧子痛,秉公诉刑名(2/5)
彼此见过礼后,净空道“深夜来访,叨扰诸位安歇,实在失礼。”瞧了眼自家院主和那两名女子,接着说道“家师得知犹子身遭不幸地噩耗,心中悲痛万分,执意要连夜过来,亲自替他超度····庄头适才去了哪里?可是查到了贼人去向?”
犹子即假子,干儿子的意思,但看空善禅师如此做派,说不得就是他自己亲生的假子。
佛宗自自飞鸟时代传入,大小和尚们遵守清规戒律的便没有几个人,尤其是平安朝的官家,因屡屡受制于藤原氏“摄官”,权利斗争之下,遂出家入道以院政操纵国政,虽居佛院,仍旧妻妾成群。
开启院政的白河大王甚至与孙媳藤原璋子有染,生下显仁亲王即后来的崇德大王,另有谣言传说,开创武家政权的平大相国清盛也是他的私生子。
有这样的法王带头,荒淫无度,以至于当时“僧人皆有家,不以为异。”
真言宗祖师空海曾提出过“不蓄妻子者,使其事简累轻,道业易成也”的清修法门。
这种行为开始是自愿的,但后来成为了戒律约束的言论,但在白河法王的带头破坏下,逐渐被僧人们彻底被抛弃。净土真宗祖师亲銮上人,娶妻生子,以子女开山立寺,扩张基业的方式,反而被争相效仿。
当下不论那宗那派的和尚们,都是光明正大的娶妻生子,以寺院之名为姓氏苗字,将寺院佛田当做家业私产,传留子孙继承,俨然武家豪族的做派。
“犹子”之说,只不过是掩佛耳目,欲盖弥彰的托词。
空善禅师年过五十,膝下仅有这么一个“犹子”,如今死于非命说不得真的要过继一个养子来继承家业。
“适才我同付盗两人,沿着乡道巡查了一番,并为发现有停留本乡的迹象。”高师盛没有同净空和尚,实话实说的必要,顺着对方附和了一句。
青木大膳站在最外围,根本就不理会净空和尚的发问。
两名女子一门心思都放在死者身上,恸哭不止,高师盛过来也没有起身见礼,年长的那女子伤心欲绝,应是空善禅师的妻妾,死者的生母,年轻女子大概是死者的妻子。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